English

从“奶瓶”问题说起

2000-09-25 来源:光明日报 高国春 我有话说

写下这个题目,不是为了哗众取宠,也非无病呻吟。本来,奶瓶是为了婴儿饮食的特殊需要而制作的。如果是婴儿用奶瓶喝水吃奶,人们不可能说什么,更无话题可写。

问题就在于,现实生活中,我们有一些本不该用奶瓶的年轻人,却对奶瓶偏爱有加。究其原因,一来用奶瓶可以躺在床上吃;二来用奶瓶样子挺“酷”;三来不容易漏。从表面上看,这不是一个大不了的问题,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些年轻人长不大的那种依赖、懒散、不成熟的心态。

笔者有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当老总。一次,他带着人事部门的同志去招聘。按计划想多招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。然而,令他们失望的是,前来应聘的大学生们,不是“自称男孩”,就是“自称女孩”,显得过于稚嫩,让人不放心。结果,应届大学毕业生一个没要成。固然,我们需要有知识的人才,但这种人才如果不能独立生活,一点苦都不能吃,有点挫折就受不了,甚至连最起码的为人处事、接人待物都不懂,拥有再多的知识又有什么用?

令人忧虑的是,现在我们有的家长视孩子为“掌上明珠”,可谓“含在嘴里怕化了,放在手里怕碰了。”这些家长以“只要孩子学习好,家里的油瓶倒了不让扶”为基本准则,致使这些在过度保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,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。

清朝曾国藩的教子之道影响深广,于今未绝。他认为:“凡世家子弟,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,庶可以成大器;若沾染富贵习气,则难望有成。”正因为如此,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对孩子进行贫寒教育、生存教育、劳动教育的重要性。有的家长和学校已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,有意识地让孩子吃点苦,受些挫折,以磨练他们的意志。

时下,社会竞争日益激烈,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。这种素质不是单一的、片面的,而是综合的、全面的。年轻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成就事业,就得扔掉“奶瓶”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